本帖最後由 oy21089 於 8/7/2014 03:55 PM 編輯 5月5日
昨晚下起了滂沱大雨,土坡觀察點的掩蔽物被雨水沖下坡底。 當我在早上走到觀察點的時候,迷彩帆布架已經被沖到坡底,而且被其中一個尼多王族群的孩子們啃咬成碎片。 大概是風太大以及土壤濕透,導致釘死在地上的長釘無法在強風下抓緊地面,帆布架因而被吹去。 不管如何,今日的日間還是晴空,烈日曝曬和失去掩蔽點使得今天無法在土坡對草原進行觀察,我只有待在木屋整理一星期以來的資料。因此,突然的機會發生了。 中午十二時三十七分,一隻吉利蛋自行打開木門,牠手中拿着一枚新的蛋進來。 當時我在木桌上處理着數據和編寫撮要日記(編者:正是你在看的東西!),即使吉利蛋開門的速度很慢,我聽到木門打開的刺耳聲音。我緩慢地轉頭望向吉利蛋,吉利蛋把蛋放在地上之後便回頭跑出門外,我當時追了出去。吉利蛋逃跑的速度很快,甚至能在濕滑的斜草地滑行,我無法追上去。 我目睹了吉利蛋跑速的驚人,與之前看到牠走路的模式完全不一樣。當時吉利蛋的肚子上沒有蛋,可能是不再需要注意蛋的安全,吉利蛋才發揮牠跑步的本能。 我把蛋像昨天那枚藏起在背包中。 為了監視木屋在無人狀況下的動靜,看來我必須依靠一些科技。我通知了中山政明天到來收集我的筆錄,順道向他商討有什麼可用。 5月6日
今日小政來到了第二區與我共同觀察草原,同時對吉利蛋也有了驚人發現。 凌晨四時,巴奧巴先生駕駛吉普車帶着小政到達了木屋,他從第三區的木屋帶來了另一組在原野區用過的迷彩帆布架,更多的乾糧和水。小政特別帶來了一個太陽能爐具和煮食工具,還有一些罐頭。根據野外考察的守則,在營地煮食是可接受的,可是木屋也成為了吉利蛋活動範圍,暫不適合煮食,以免留下味道。 早上六時三十七分,小政和我重新設置了觀察點,重新開始觀察的工作。 精靈對小政的到來沒大反應,可能是牠們認為小政是我的同伴而不起疑。相對具侵略性的尼多王族群稍為緊張一點,牠們之中只向小政吼叫兩次,後來也不再理會他。 小政是古生物學研究者,也是精靈語研究者,他聽得懂尼多王和尼美后的警告。內容大意是警告小政和他的族群不要下去,否則會傷害他們。 下午一時六分,小政回去木屋負責把我筆錄的資料輸入他的手提電腦,準備帶走作第一次紀錄。 據小政所說,當他走到木屋外,他看到了一隻吉利蛋正按着說明書使用小政帶來的太陽能爐具。可惜吉利蛋逃跑得太快,小政根本來不及拍攝下吉利蛋使用煮食爐的一刻。小政檢查了鍋子中的物品,吉利蛋用我的飲用水煮了兩隻鮮蛋。 這是另一個古怪的遭遇,到底吉利蛋想要做什麼? 當時小政提出了一個論點,指吉利蛋想請我們吃蛋。這是一個有趣的論點,尤其是鍋子中有兩隻蛋,這是小政來了才會發生的事情。 我把兩枚蛋交給小政,讓他拿回大木研究所進行化驗。 下午六時三十分,巴奧巴駕駛吉普車把小政接走了。 5月7日
今日我繼續觀察草原,吉利蛋再次出現在草原上。 早上十時二十七分,尼多王的族群正在草原捕獵多多和多多利,一隻吉利蛋在草原南方的湖邊飲水。吉利蛋打算繞過湖區進入西面的長草地避開尼多王族群,一小撮的尼多郎和尼美蘭在草堆中潛伏,為數約有十至十二隻。牠們包圍了吉利蛋,並向吉利蛋發動攻擊。 吉利蛋受到驚嚇後開始逃命,被尼多郎和尼美蘭們趕進尼多王族群的活動範圍。族群的成員紛紛包圍吉利蛋,最後吉利蛋被圍起。 在長草原的袋龍群作出反應,所有家族群的成年雄性袋龍都湧進尼多王族群的活動範圍,並衝到吉利蛋的所在處。尼多王和尼美后們連成一列擋在進入活動範圍的袋龍前,雙方開始進行戰鬥。 袋龍的隊伍分散,表面上並沒有隊型可言,可是牠們的進攻路線以家族分開了三方。 三隻袋龍在中間強攻,引起尼多王的成員從左右兩方靠攏。袋龍的左右兩翼會在中軍製造混亂後在兩面繞過尼多王的列隊,再在後方吉利蛋的所在處合流,立即回頭攻擊包圍着同伴的尼多王們,組成一群之後才撞開敵人,帶着吉利蛋衝回長草地。 吉利蛋受到了極大的驚嚇,眾多雌性成年袋龍把吉利蛋重重包圍,我無法看清楚牠們在做什麼。 尼多王族群馬上離開了第二區,牠們把草原上戰死的兩隻袋龍和被撞死的同族帶走,準備回到本營後啃食牠們的屍體。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當中,兩隻雄性袋龍失去了性命,而尼多王族群最高的首領也受了無法回後的腳傷,雙方各有受傷的成員。以精靈族群之間的戰鬥而言,袋龍族群受了很大的打擊。 袋龍從尼多王群之中救出了吉利蛋,這種共同保護的行為,意味着吉利蛋和袋龍存在共生的關係。在之前,我曾經觀察到三尾牛都不會攻擊吉利蛋,甚至主動騰出道路讓吉利蛋經過,有機會連三尾牛都會存在這種共生關係之中。 至於吉利蛋能夠為袋龍和三尾牛達到什麼共生關係的條件,這需要更深入的觀察。 真希望小政昨天沒離開,這種宏偉的場面會讓他振奮起來。他最近正研究着化石飛龍的行為,那是一種已滅絕的掠食精靈,不過只有骨頭作資料研究遠遠不及在野外看到活生生的族群取得更準確的資料。 5月8日
由於昨天經歷了一場族群戰爭,尼多王族群造成了極大混亂,牠們開始重新選舉領袖。 雖然我到來的觀察目標是吉利蛋,尼多王族群是野生原野區的頂級獵食者,牠們的行為模式會直接影響同區的所有精靈,包括與吉利蛋密切的袋龍和三尾牛。 我把昨天的狀況通知了巴奧巴先生,他推測尼多王族群的首領們在一星期內也不會出現在第二區,除了一些在園區四周走動的尼多郎和尼美蘭這些小孩子。 兩隻成年袋龍的離去提供了很好的觀察機會,尤其是觀察到吉利蛋和袋龍之間的接觸。 昨天被拯救的吉利蛋仍然在袋龍群之中,牠在袋龍族群的照顧下渡過了一個晚上。 我在上午五時四十一分到達土坡的觀察點,袋龍群剛開始醒過來。吉利蛋和中央的袋龍母親們同睡,外圍的雄性袋龍先醒來,待所有雄性醒來後,負責在晚間看更的那名雄性袋龍才開始睡覺。 到了上午六時五十六分,吉利蛋才和年幼袋龍們及母親們陸續醒來。 上午七時四分,雄性的袋龍出發往第三區尋找食物,留下幼兒和母親們陪伴吉利蛋。 上午九時三十一分,覓食的袋龍群回來了,牠們用腹袋裝下大量果實和葉片,在幼兒的面前全數傾倒出來。幼兒們紛紛上前進食,母親們在幼兒們散去後拿取食物,牠們先把食物交給吉利蛋,之後才開始進食。出外覓食的袋龍群沒有進食,可能在覓食的時候已經吃夠了。 飽餐之後,幼年的袋龍開始和吉利蛋玩耍,袋龍的母親們似乎對吉利蛋相當放心,幾乎沒有干涉過牠們玩耍。其中兩隻幼年袋龍只坐在一旁悶悶不樂,牠們的母親來照料牠們,可是牠們的母親不讓牠們進入腹袋。 到了下午三時二十分,吉利蛋從肚子裡拿出了一枚蛋交給其中一隻體形較大的雄性袋龍,袋龍把那兩隻抑鬱的幼年袋龍召來牠的面前。大袋龍從自己的腹袋中拿出另一顆事先準備的蛋,牠把兩顆蛋分別交給兩隻幼年袋龍。吉利蛋站在大袋龍的旁邊,牠摸摸兩隻袋龍的頭頂,之後袋龍的母親拖着兩隻幼年袋龍的手走到一旁,分別把蛋放進自己母親的腹袋內。 下午三時五十一分,吉利蛋離去了。 吉利蛋似乎和袋龍族群之間有着不尋常的關係。袋龍對自己的孩子特別注重,必須予以嚴格保護,而吉利蛋能獲得批准與幼年袋龍接觸,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下午五時四十六分,我從遠處觀察到吉利蛋進入木屋,並放下了今日的鮮蛋。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到底園區內有多少吉利蛋?巴奧巴先生說過,吉利蛋是很罕見的,主要原因是牠們害怕人類把他們捉去了,所以牠們對人類採取迥避的態度。似乎吉利蛋在園區存在着一個隱秘的社群,至今還沒有在園區確實地找到牠們的部落。 5月9日
今日我把我的報告交給巴奧巴先生審閱,獲得了大量的指正。 一直以來,我也犯着一個低級錯誤,原來袋龍是沒有雄性的!以精靈的行動模式推測性別是常見的做法,我一直把外出狩獵和負責守衛的那群袋龍當作雄性。 巴奧巴先生解釋,袋龍的幼兒在三歲之前也不會離開母親身邊,在一歲之前更是不會離開母親的腹袋。那些我誤以為是雄性的袋龍,事實上的初生兒的母親們,牠們的孩子只是在腹袋中緊閉不出而已。 巴奧巴先生今日陪同我在土坡上進行觀察。 我在上午五時三十分已經到達觀察點開始觀察,沒有了尼多王族群威脅的多多利和多多比之前大幅度的增加出現頻率,即使零星的尼多郎和尼美蘭也在草原上攻擊多多,牠們並沒有像平常般大規模逃跑。 上午九時二十一分,巴奧巴先生到達了觀察點與我共同進行觀察,他在我身旁提供了許多資訊。 多天以來的觀察也不曾目睹過鐵甲犀牛攻擊其他精靈,即使像兩天前的大戰發生時,在場的鐵甲犀牛沒有作出任何反應,當時也沒有袋龍或是尼多王族群成員碰撞上鐵甲犀牛。可是根據巴奧巴先生的說法,鐵甲犀牛才是園區內最危險的精靈。 上午十一時二分,我目睹了鐵甲犀牛的威力。 一隻尼多利當時正在追捕一隻多多利,這隻多多利躍過一隻鐵甲犀牛,尾隨在後的尼多利撞上了鐵甲犀牛。鐵甲犀牛似乎沒有受到傷害,牠的皮膚相當堅硬。 尼多利撞上鐵甲犀牛後被反作用力所彈開,牠還來不及站起來逃跑,就被撞上的鐵甲犀牛用角插穿了身體。同樣的草原上的鐵甲犀牛發出吼叫通知同伴,牠們馬上在草原上撞死能找到的尼多郎和尼美蘭以及牠們的父母,把所有的尼多王族群都逐出草原。這些尼多郎和尼美蘭沒有像上次把同伴的屍體帶走,往後一整天也沒有再看到牠們的蹤影。 我看到了在長草地的袋龍族群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負責守衛的初生母親們在聽見鐵甲犀牛吼叫的時候,馬上排成一橫列擋住往牠們跑的尼多郎和尼美蘭。只要捉到衝過來的,就把牠拋回鐵甲犀牛的撕殺區域,這樣就可以防止鐵甲犀牛進入牠們的區域。 中午十二時七分,鐵甲犀牛停止了牠們緊張的活動,回復了平常悠然的狀態。 巴奧巴先生向我解釋,平常尼多王和尼美后在的時候,牠們都會禁止孩子接觸鐵甲犀牛,即使是牠們也無法阻止鐵甲犀牛發狂。可是人類向牠扔石頭的時候,出於智商和視力的限制,鐵甲犀牛無法判斷攻擊牠的是誰的投擲物,因此不懂得向人類攻擊。可是鐵甲暴龍比鐵甲犀牛有更高的智商,牠們能夠分別出攻擊牠的是人類,因此存在高度的危險性。 為了保護遊客的安全,巴奧巴先生表示,園區內的鐵甲暴龍和尼多王族群都謝絕遊客接近,並按牠們的活動模式封鎖牠們身處的區域不讓遊客參觀。
巴奧巴先生更表示,野生原野區的第四區是禁止遊客內進的,甚至連地圖也沒有發表出去。原因是鐵甲暴龍居住在裡面,尼多王和尼美后也通常在裡面。 關於第四區的事宜,我得到了巴奧巴先生的核准才寫在日記當中,條件是不得透露第四區的位置和進一步消息。 下午四時三分,三尾牛的牛群出現,牠們沒有受地上的屍體影響,鐵甲犀牛的族群並沒有出現任何反應。 下午五時二十分,牛群離開。 下午六時十分,今天的觀察工作結束,巴奧巴先生與我回到木屋,他準備明天也陪伴我進行觀察。 一如之前,吉利蛋再度放下了鮮蛋,今天共有兩隻鮮蛋,我都快把我的背包塞滿了。 差點忘了紀錄一件事,那兩隻收到鮮蛋的袋龍一直沒有進入母親的腹袋,在黃昏的時候,袋龍群開始睡覺,那兩隻袋龍只是坐在母親的大腿之間睡覺。這讓我有點奇怪,袋龍的幼兒是睡在母親的腹袋中睡覺的。 5月10日
尼多王族群不在第二區出現的第二天,今天也沒有看到吉利蛋。 我們嘗試一次分工,巴奧巴先生決定在木屋等待吉利蛋的出現,我在外面繼續觀察草原的工作。 早上五時四十六分,我在土坡上開始進行觀察。 袋龍族群醒來的情況沒有大分別,先是在外圍的初生兒母親們醒過來,接着是正常母親們和幼兒們醒過來。那兩隻孤獨的小傢伙整晚沒有進入母親的腹袋,醒過來的母親急忙為牠們摩擦身體。 草原上沒有再出現尼多郎和尼美蘭,但是昨天的屍體在一夜之間變成白骨,巴奧巴先生表示是末入蛾把屍體吃掉了。 到了早上大約七時開始,多多和多多利照常活動,鐵甲犀牛仍然悠然在草原之上。 在中午時分,我回到木屋和巴奧巴先生共進午餐,吉利蛋一直沒有出現。 下午一時四十七分,我返回土坡的觀察點,在遮掩物內出現了兩隻吉利蛋的鮮蛋。看來吉利蛋特地躲開我們來送蛋。 我與巴奧巴先生討論過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吉利蛋不願意出現在我們面前,可是我們都沒有達到共識。 我提出吉利蛋認為外來者吃牠的鮮蛋是一種表示友好的交流方式。據小政某天向我說過,不少人類原始部落都以送出具象徵式禮物為示好的方式,比如樹葉之類,到達某些原始部落必須進食主人家供給的食物以示尊重。 巴奧巴先生有類似而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吉利蛋不容易出現在人類面前,吉利蛋有着比一般精靈更高的警覺性,曾經在野生原野區目擊吉利蛋的遊客絕大部分是為了來觀光而不是捕捉精靈的。因為我在吉利蛋的地盤內定居,放下鮮蛋可能是宣示主權的方式。 我反駁巴奧巴先生,吉利蛋多次在我面前逃跑,宣示主權的精靈傾向當面示威而非躲避。巴奧巴先生也反駁我,表示友好的話根本不用重複每天送上鮮蛋。 下午六時二十六分,巴奧巴先生駕車離開了木屋。 5月11日
今天早上醒來已是暴雨連場,我無法出門到達土坡的觀察點。幸好昨天已覺得天色不對,在回木屋的時間先把遮掩物拆件放回木屋。 我在木屋整理那些幾乎是亂成一堆的資料,像是觀察時的個人話語錄音和筆錄,單是把這些東西轉換成整齊的紀錄,填寫成表格的工作已經是讓我心煩。 文書的工作才做了不及一半,我已經煩得要停下來。 我把吉利蛋送來的蛋全部放在桌上,靜靜地看着上面的蛋紋。幸好我在蛋上面畫好了標記,還可以認出蛋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中午十二時二十一分,木屋傳來了聲音,那隻吉利蛋再次出現在我的面前。吉利蛋在門前放下了肚子上的鮮蛋,我悄悄瞄過去而沒有轉頭,看到牠溫柔地把門關上,一道強風從外面吹進,吉利蛋向屋內仆倒在地上。 吉利蛋笨拙地坐起來,牠發現自己不小心把送來的蛋壓碎了,便開始大哭起來。 我俯身走向吉利蛋,牠沒有出現逃跑的意識。為了安撫吉利蛋,我用手輕撫吉利蛋的頭頂,這是絕大部分精靈訓練員對自己精靈慣常的做法。 吉利蛋沒有作出反抗,似乎牠的情緒得到了安撫,而我也獲得了牠的信賴。 當吉利蛋看到桌上是之前送來的蛋時,儘管我不確認多天以來是否也是牠送來的,牠的反應相當平靜。牠上前把昨天送來的蛋從頂端開了個洞,並把它遞給我。在我接過蛋之後,牠把第二隻蛋也開了洞,並把蛋液飲下肚子,之後把蛋殼扔在地上。 我照牠的方式把蛋液飲下了,並把蛋殼扔在地上。吉利蛋上前擁抱着我示意友好,而我也輕輕抱着牠。 在往後的下午,我都在木屋與吉利蛋渡過。 吉利蛋對我的物品相當感興趣,甚至把物品拿起研究。像是望遠鏡、手電筒都是牠把玩得特別久的東西。吉利蛋對我最感興趣的是飲食,牠甚至親自進食了我的食物,包括希魯夫公司出品的愉快精靈餅,和一些罐裝果汁。牠最喜歡吃紫菜味的愉快精靈餅。 此外,吉利蛋也很在意我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牠把我的衣褲都搞亂了,甚至把我的草帽戴在頭上。我嘗試在吉利蛋的身上安裝頸圈,可是牠拒絕了,似乎牠認為頸圈實在不美觀。我把頸圈綁在我的後備草帽上,在我多次要求下,吉利蛋也接收了這份禮物。 下午五時三十分,吉利蛋戴着牠很喜歡的草帽離開了木屋。 雖然今天我所做的事情與野外觀察工作的本意毫不相稱,我還是開始接觸吉利蛋的工作了,而且在牠身上放上了追蹤器。 今天這隻吉利蛋,我把牠的命名為弗羅倫斯(Florence)。希望她會把我帶領到吉利蛋的聚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