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有年少者,長閑無為,惟通玩樂,殘他者為趣。其母焦憂,子廿餘,不曉琴棋書畫,不學無
術。屢險獄,幸父以財污吏,得保全身。一侶聞之,登門求見,曰:「小有妙計,助子歸途。」母
允,乃入見,問:「何不學?」子曰:「家有萬貫家財,毋學。」侶眉微皺,曰:「時多可為不勝
數。」對曰:「時少可學不勝數。」侶斥:「閑餘無義為,獨苦人!」子冷笑,問:「何為屬義
哉?」侶曰:「堂上髮白,憂女。完其願,可矣。」子嗔,曰:「以有限求無限,豈不危乎?」侶
道:「學其所趣,棄其所厭,可矣。」子明其道,拜曰:「謝大師!」侶揖扶子起,曰:「待成之
日方謝。」侶離該地,及聞該子溫文雅僑,成其父母之願,承萬貫家財。悅道:「閑多則作利人利
己之事,只怕虛度光陰且作虧心事!」此侶法號一心,後世人皆頌之。
原帖由 ┼+谷川志清..|| 於 21/11/2007 08:52 PM 發表
之前UT,咁就有條題目叫 談談善用閑餘,無分體裁,可用白話文或文言文。咁我寫完 呀sir又話唔可以寫人物傳記 之後又話睇唔明我篇文言文= ="
原帖由 魔術師Chikorita 於 23/11/2007 09:36 PM 發表
於晚年只擔憂子女未來,代表把平生憂患解決。
以上非正解。
對清大所述的老師略感無奈。老師之間的分歧也是平常事,但針對人物傳記這文體又有何因由﹖
歡迎光臨 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https://proxy.archiver.hkpnve.pokebeacon.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