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標題: 背背龍 and 班班 配招問题 [打印本頁]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3/8/2007 06:48 PM
標題: 背背龍 and 班班 配招問题
更新,
背背龍配招問题
仲有我隻班班想玩龍舞,
玩龍舞要配咩招家??

[ 本帖最後由 kancharles 於 24/8/2007 01:57 PM 編輯 ]
作者: nelson0908    時間: 23/8/2007 07:15 PM
請問你想玩什麼?
性格是捨?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3/8/2007 07:24 PM
大比鳥玩物攻
沙莫唔知玩咩好
唔好理性格係咩 [其實係未生]=  =
作者: nelson0908    時間: 23/8/2007 07:48 PM
大比鳥  性格+sp-sa 252a 252sp 6hp

蜻蜓回轉+燕返/戰鳥+鳥悽+假勇敢

蜻蜓回轉只是為了轉pm前作最後一擊
燕返/戰鳥屬修
鳥悽回血&減小雷,冰,岩對你的傷害
假勇敢無視火傷+屬修

沙漠蜻蜓  +sp-sd  252sp 252a 6hp
火噴+地震+龍爪+烏悽/噪音

火噴打冰
地震&龍爪屬修
鳥悽的回血對自己只是有回血的作用,
噪音只是弱化(當裝飾@@")沙漠蜻蜓沒強化技,只能弱化

只是速配,有問題任說- -"
作者: orange    時間: 23/8/2007 07:54 PM
大比鳥不是物攻手的材料啊..
おいかぜ,フェザーダンス和とんぼがえり是牠比較好用的了...
おいかぜ之後再用とんぼがえり換人還有一回合可用啊,大可利用剩下的一回合速*2而作出強攻,強化,高速干擾等等
フェザーダンス可整走物攻手

假勇敢無視火傷+屬修

威力會下降的...
威力不如おんがえし啊...
作者: 原國愛海    時間: 23/8/2007 07:56 PM
沙漠蜻蜓
可以考慮石崩+地震組合,至少打擊面大,而且石崩可以打冰,就算要火招,推薦大字燒,至少威力大,可以觝消低特攻...
作者: orange    時間: 23/8/2007 08:08 PM
原帖由 hohoman728 於 23/8/2007 08:07 PM 發表


咩叫屬修??

對自已屬性一樣的招式威力*1.5
作者: 原國愛海    時間: 23/8/2007 08:26 PM
原帖由 hohoman728 於 23/8/2007 20:13 發表


咁係唔係隻隻一樣有屬修???

使用ge招式同自己屬性一樣就會有修正,每隻PM任何情況下...
計算公式中一個設定...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3/8/2007 09:33 PM
原帖由 orange1994 於 23/8/2007 07:54 PM 發表
大比鳥不是物攻手的材料啊..
おいかぜ,フェザーダンス和とんぼがえり是牠比較好用的了...
お ...


甘仲有一招學咩?
作者: orange    時間: 23/8/2007 11:14 PM
原帖由 kancharles 於 23/8/2007 09:33 PM 發表


甘仲有一招學咩?

鳥羽.......
作回血之用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3/8/2007 11:19 PM
甘姐係得一招打倒人 .......
作者: orange    時間: 23/8/2007 11:35 PM
原帖由 kancharles 於 23/8/2007 11:19 PM 發表
甘姐係得一招打倒人 .......

我不是說了牠不是強攻的材料嗎?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4/8/2007 12:46 PM
更新左,
背背龍配招問题
作者: kancharles    時間: 24/8/2007 04:41 PM
更新左,
班班 配招問题
作者: nelson0908    時間: 24/8/2007 05:37 PM
背背龍  +a-sp/sa  252hp 252d/sd 6a
雪崩/碎冰飛擊+千斤頂+瀑布+詛咒/龍舞

雪崩/碎冰飛擊&瀑布屬修
雪崩後制攻,如果受傷,威力被冰光還要大
碎冰飛擊作死前一擊
千斤頂令對方麻痺,詛咒/龍舞作強化

班吉拉  +a-sa  252a 252hp 6d
崩石+地震+狂咬+雷/火/冰牙 /龍舞

崩石&狂咬屬修
地震&雷/火/冰牙增加打擊面
龍舞強化,各有各好,自行取捨

其實班班爬爬文便會見了,

同樣也是速配,有問題請指教@@"

不要連post把

[ 本帖最後由 nelson0908 於 24/8/2007 05:43 PM 編輯 ]




歡迎光臨 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https://proxy.archiver.hkpnve.pokebeacon.com/)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