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標題: 大唐雙龍傳 [打印本頁]

作者: sy    時間: 12/9/2004 10:15 PM
標題: 大唐雙龍傳
這個結局都唔知講乜...
扣仲無端端復活,唔過一分鐘又死返...之後又復活,跟住就完...
有誰知道發生咩事??
諗唔到結局就亂作...

[ Last edited by sy on 2004-9-12 at 10:19 PM ]
作者: yat    時間: 12/9/2004 10:20 PM
好敷衍.....
講到兩個人死左之後就完就仲好!
作者: people    時間: 12/9/2004 10:20 PM
now D 結局全部是這樣的....
作者: 甲斐剎那    時間: 12/9/2004 10:30 PM
sy  在 2004-9-12 10:15 PM 發表:

這個結局都唔知講乜...
扣仲無端端復活,唔過一分鐘又死返...之後又復活,跟住就完...
有誰知道發生咩事??
諗唔到結局就亂作...

原來兩個死.....但長生訣的功能可令其中一位復活.....
寇仲比左子陵復活.....寇仲死左......

有留意的話,最後所出現的寇仲是子陵的幻覺
作者: KK哥哥    時間: 12/9/2004 10:31 PM
寇仲係死左,最後果到……大約係靈魂之類
作者: fll-9901404    時間: 12/9/2004 10:32 PM
TVB的電視劇,媽媽叫我不要看喔,說是很暴力我,我在些勸告各人不要看太多呢!
作者: sy    時間: 12/9/2004 10:33 PM
剎那  在 2004-9-12 10:30 PM 發表:

原來兩個死.....但長生訣的功能可令其中一位復活.....
寇仲比左子陵復活.....寇仲死左......

有留意的話,最後所出現的寇仲是子陵的幻覺


我知,映到他們兩人時,寇仲無出現,子陵對住條草講野...
作者: jbano2    時間: 12/9/2004 10:34 PM
寇仲為子陵犧牲...........好可憐.......
作者: KK哥哥    時間: 12/9/2004 10:36 PM
我覺得李秀寧始終好過宋玉致==
作者: ???    時間: 12/9/2004 10:38 PM
sy  在 2004-9-12 10:15 PM 發表:

這個結局都唔知講乜...
扣仲無端端復活,唔過一分鐘又死返...之後又復活,跟住就完...
有誰知道發生咩事??
諗唔到結局就亂作...


冇錯!真係有d亂作[E-Sol]
如果兩個只能活一
個...都不如叫
”大糖單龍傳”吧[E-Ang]
作者: KK哥哥    時間: 12/9/2004 10:42 PM
???  在 2004-9-12 10:38 PM 發表:

冇錯!真係有d亂作[E-Sol]
如果兩個只能活一
個...都不如叫
”大單龍傳”吧[E-Ang]

吃糖嗎?==
作者: people    時間: 12/9/2004 10:54 PM
KK哥哥  在 2004-3-28 10:42 PM 發表:

吃糖嗎?==



I want eat!
作者: yat    時間: 12/9/2004 11:11 PM
仲有好假....
D氣呀~個D都好假
作者: sy    時間: 13/9/2004 04:00 PM
最後可能是子靈練陰陽眼才看到扣仲...
作者: 幻藍    時間: 13/9/2004 05:34 PM
sy  在 2004-9-13 04:00 PM 發表:

最後可能是子靈練陰陽眼才看到扣仲...


佢時運低
作者: Royal    時間: 13/9/2004 05:59 PM
yat  在 2004-9-12 11:11 PM 發表:

仲有好假....
D氣呀~個D都好假

無線棒奧運六星棒到離晒譜,又交唔足戲,
而家做戲係sell樣ga?我覺得做戲係sell戲ge!
咁鐘意sell樣不如去做模特兒啦!

都唔知好地地冇啦啦有「奧運六星」o黎做乜?
just like學校果o的無聊豬肉獎
作者: 比超仔    時間: 14/9/2004 02:03 AM
???  在 2004-9-12 10:38 PM 發表:

冇錯!真係有d亂作[E-Sol]
如果兩個只能活一
個...都不如叫
”大糖單龍傳”吧[E-Ang]

但原作結局不是這樣~~~
作者: ???    時間: 14/9/2004 12:33 PM
原作結局兩個都冇死
係唔係?
作者: 幻藍    時間: 14/9/2004 05:39 PM
比超仔  在 2004-9-14 02:03 AM 發表:

但原作結局不是這樣~~~


D人自作聰明, 將原著越搞越衰
作者: Stefan    時間: 14/9/2004 06:53 PM
可愛的兔兒  在 2004-9-14 17:39 發表:

D人自作聰明, 將原著越搞越衰


這是TVB的"優良傳統"...
作者: Ron@MX    時間: 14/9/2004 06:56 PM
chantszsan  在 2004-9-14 06:53 PM 發表:

這是TVB的"優良傳統"...


沒錯!TVB最喜歡將 D 結局改到不倫不類。
作者: nelson    時間: 14/9/2004 06:57 PM
chantszsan  在 2004-9-14 06:53 PM 發表:

這是TVB的"優良傳統"...


最後仲整個武則天出來...
作者: Ron@MX    時間: 14/9/2004 06:59 PM
nelson  在 2004-9-14 06:57 PM 發表:

最後仲整個武則天出來...


吓!?關武則天咩事?
作者: nelson    時間: 14/9/2004 07:02 PM
我想做好人  在 2004-9-14 06:59 PM 發表:

吓!?關武則天咩事?


that 明空 ( that 細路女 )
作者: Ron@MX    時間: 14/9/2004 07:08 PM
nelson  在 2004-9-14 07:02 PM 發表:

that 明空 ( that 細路女 )


你又知佢係武則天?
作者: Ervin    時間: 14/9/2004 07:12 PM
武則天原名武(明空)   讀作武照...
作者: Ron@MX    時間: 14/9/2004 07:26 PM
Ervin  在 2004-9-14 07:12 PM 發表:

武則天原名武(明空)   讀作武照...


..................
武則天係婠婠徒弟!?.........(無言)
作者: sy    時間: 14/9/2004 08:19 PM
我想做好人  在 2004-9-14 07:26 PM 發表:

..................
武則天係婠婠徒弟!?.........(無言)


完全y曲力史,教壞細路!!
作者: 莫邪    時間: 14/9/2004 08:21 PM
sy  在 14-9-2004 08:19 PM 發表:

完全y曲力史,教壞細路!!


乜開頭無講「純屬虛構」咩?
作者: Ryan仔仔    時間: 14/9/2004 09:24 PM
唔係冇則天=.=
差百幾年呀...大佬=.=
作者: nelson    時間: 14/9/2004 09:39 PM
Ryan仔仔  在 2004-9-14 09:24 PM 發表:

唔係冇則天=.=
差百幾年呀...大佬=.=


冇差百幾年,
唐太宗 626ad 做皇帝,
武則天 690ad 做皇帝,
相差64years only
作者: sy    時間: 14/9/2004 10:07 PM
莫邪  在 2004-9-14 08:21 PM 發表:

乜開頭無講「純屬虛構」咩?


本來係你細文迫佢老豆讓位的...
作者: 霏    時間: 14/9/2004 10:46 PM
我想話:1)寇仲有千理眼、習寒功,徐子陵有順風耳、習陽功
      徐子陵外表係D好纖弱...本書成日「他的玉手」前,「他的纖手」後
      和氏璧為非正派武學
無記版:寇仲有順風耳、習陽功,徐子陵有千理眼、習寒功
    徐子陵身型似乎過於「龐大」
    和氏璧為正派武學
 
    2)侯希白同楊虛彥分別都係花間派第子,亦為石之軒之徙
      陰后祝玉研對石之軒及魯妙子動情,礙於門規要殺死自己最愛的人
      石之軒有精神分裂,有正、邪性格
      石青璇與師妃媗為二人
無記版:侯希白=楊虛彥
    陰后祝玉研與石之軒一起
    石之軒只有邪性,被和氏璧淨化了
    石青璇與師妃媗為一人

仲有好多其他gar!!
作者: yat    時間: 15/9/2004 04:21 PM
我搵到大唐雙龍傳....好多篇

作者: whale273    時間: 15/9/2004 08:40 PM
幻將  在 2004-9-14 10:46 PM 發表:

我想話:1)寇仲有千理眼、習寒功,徐子陵有順風耳、習陽功
      徐子陵外表係D好纖弱...本書成日「他的玉手」前,「他的纖手」後
      和氏璧為非正派武學
無記版:寇仲有順風耳、習陽功, ...


你好清楚bo
作者: inthomaspy    時間: 16/9/2004 08:41 PM
現在科學昌明,上網search下都得啦




歡迎光臨 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https://proxy.archiver.hkpnve.pokebeacon.com/)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