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標題: 寶石版一 [打印本頁]

作者: wind204    時間: 25/5/2006 04:44 AM
標題: 寶石版一
我是玩開黃版和金版的,之前也有玩過藍寶石,不過對寶石版始於有一些地方不明白~

努力值是什麼?我看過精華post都唔明白...
我聽同學話如果同一
作者: latios    時間: 25/5/2006 07:27 PM
[quote]原帖由 wind204 於 25/5/2006 04:44 發表
我是玩開黃版和金版的,之前也有玩過藍寶石,不過對寶石版始於有一些地方不明白~

努力值是什麼?我看過精華post都唔明白...
我聽同學話如果同一
作者: chingbtang    時間: 25/5/2006 07:55 PM
捉天空龍最好用一的PM球
作者: ilovetomato    時間: 26/5/2006 09:56 AM
原帖由 chingbtang 於 25/5/2006 19:55 發表
捉天空龍最好用一的PM球

5明, 除左用pm ball 仲有d咩方法捉佢 ????
作者: zoid~    時間: 26/5/2006 04:07 PM
原帖由 ilovetomato 於 26/5/2006 09:56 發表

5明, 除左用pm ball 仲有d咩方法捉佢 ????

我有2個方法,
1,打到佢好少血,再捉
2.一開始就狂用$200球狂捉
3,(不建議)用一捉必收- -"
作者: latios    時間: 26/5/2006 04:33 PM
原帖由 zoid~ 於 26/5/2006 16:07 發表

我有2個方法,
1,打到佢好少血,再捉
2.一開始就狂用$200球狂捉
3,(不建議)用一捉必收- -"

捉呢d pm要搵個體性格
所以一定係用必捉球的
作者: nikefootball    時間: 26/5/2006 05:01 PM
原帖由 latios 於 26/5/2006 04:33 PM 發表

捉呢d pm要搵個體性格
所以一定係用必捉球的

會浪費得一個ga master ball wor.......
(雖然我有7個,在FL不斷玩不斷傳不斷重新玩......)
作者: latios    時間: 26/5/2006 05:02 PM
原帖由 nikefootball 於 26/5/2006 17:01 發表

會浪費得一個ga master ball wor.......
(雖然我有7個,在FL不斷玩不斷傳不斷重新玩......)

以取必捉球黎講
打rse是較快的
3~4小時即可
作者: nikefootball    時間: 26/5/2006 05:04 PM
原帖由 latios 於 26/5/2006 05:02 PM 發表

以取必捉球黎講
打rse是較快的
3~4小時即可

我用FL因為順便捉埋超夢夢(我有13隻超夢夢)
作者: renz    時間: 26/5/2006 05:43 PM
原帖由 latios 於 26/5/2006 05:02 PM 發表

以取必捉球黎講
打rse是較快的
3~4小時即可

I think Fl is faster because in rse, the 練功場主Lv差比較大,有時要練pm的
作者: latios    時間: 26/5/2006 06:09 PM
原帖由 renz 於 26/5/2006 17:43 發表

I think Fl is faster because in rse, the 練功場主Lv差比較大,有時要練pm的

冇分別....
開始時就將主角傳去第2餅帶到升到100lv
之後傳返過去
finish...
冇npc會夠你打
作者: renz    時間: 26/5/2006 06:19 PM
原帖由 latios 於 26/5/2006 06:09 PM 發表

冇分別....
開始時就將主角傳去第2餅帶到升到100lv
之後傳返過去
finish...
冇npc會夠你打

= =
你這樣說什麼都行了。
我指的是自已一機打啊= =
ps.不用100Lv都夠打啦!
作者: latios    時間: 26/5/2006 06:28 PM
原帖由 renz 於 26/5/2006 18:19 發表

= =
你這樣說什麼都行了。
我指的是自已一機打啊= =
ps.不用100Lv都夠打啦!

如果只係得一機打
又點可以拿多個必捉球?
都是要靠第2餅帶傳
作者: 4bpuppy    時間: 26/5/2006 09:44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香港寵物小精靈村落 論壇 (https://proxy.archiver.hkpnve.pokebeacon.com/)Powered by Discuz! X3.2